【众志成城】三级响应!降级不等于放松警惕!
三级响应
降级不等于放松警惕!
★上海市决定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上海市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决定,自5月9日零时起,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降级不等于放松警惕,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依然不小。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夏初应重点预防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三级响应(Ⅲ级)指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
上海市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主要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目前,上海的疫情应急响应级别已下调至三级,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已连续一个多月无本地确诊病例。但是,境外疫情仍旧不容乐观,尤其是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等国家。虽然本市已调整了境外航班数量,对入境人员采取严格采样、检测和隔离等措施,输入风险有所缓解,但市民仍要保持防控意识,做好防控措施。
★调整后公众应当注意什么?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自我防护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居民要继续保持防范意识,无特殊情况应考虑推迟前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或地区;境外返回人员应当主动报告,自觉按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复工复学后,不可避免的集体活动中,参加人员要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进行手部清洗。居民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家庭和办公场所要注意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个人生活用品切勿混用。不同人群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防护建议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科学佩戴口罩。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
二、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
三、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四、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五、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中央空调使用应注意什么?
一、使用中央空调,应当按照《GB50365-2019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WS/T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和《DB31/405-201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落实对相关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等措施。
二、使用中央空调时,应加大新风量,加强通风换气。其中,使用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时,应关闭回风。
三、当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终末消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调整为三级响应后,市民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需注意什么?
坚持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管好“流动中”
关于夏季空调运行的举措
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
2020年5月8日
三级

响应
降级不等于放松警惕!
★上海市决定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上海市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决定,自5月9日零时起,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降级不等于放松警惕,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依然不小。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夏初应重点预防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三级响应(Ⅲ级)指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
上海市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主要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目前,上海的疫情应急响应级别已下调至三级,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已连续一个多月无本地确诊病例。但是,境外疫情仍旧不容乐观,尤其是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等国家。虽然本市已调整了境外航班数量,对入境人员采取严格采样、检测和隔离等措施,输入风险有所缓解,但市民仍要保持防控意识,做好防控措施。

★调整后公众应当注意什么?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自我防护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居民要继续保持防范意识,无特殊情况应考虑推迟前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或地区;境外返回人员应当主动报告,自觉按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复工复学后,不可避免的集体活动中,参加人员要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进行手部清洗。居民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家庭和办公场所要注意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个人生活用品切勿混用。不同人群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防护建议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科学佩戴口罩。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
二、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
三、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四、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五、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中央空调使用应注意什么?
一、使用中央空调,应当按照《GB50365-2019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WS/T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和《DB31/405-201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落实对相关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等措施。
二、使用中央空调时,应加大新风量,加强通风换气。其中,使用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时,应关闭回风。
三、当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终末消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调整为三级响应后,市民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需注意什么?
坚持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管好“流动中”
关于夏季空调运行的举措

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
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