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上海法治报

微信号:shfzb34160932

 

图片

 

05/19  新闻发布会

 

#引导推动中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要求企业设置一定比例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

 
 

#拟22日起恢复跨区公共交通,先恢复4条线

 
 

#乘坐公共交通需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第188场)

01

 

加大力度听取中小企业意见诉求,有序复工复产

 

 

中小微企业前期感受度还不高,上海下一步复工复产将分两阶段推行

 

今天(5月19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

 

 
法治新闻眼
,赞274
 

前期的复工复产对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可能感受度还不高、获得感还不强。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经根据防疫总体形势制定了分阶段的复工复产总体安排以及助企纾困的各项措施,我们也已要求各级产业部门加大力度听取中小企业意见诉求,集中解决问题,引导推动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恢复活力。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统筹发展,鼓励支持企业恢复运营,也强调有序展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至5月底之前,企业主要采取闭环或半闭环运行,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闭生产运营、点式复工(指非生产性企业关键岗位的小部分员工,如凭证开具、研发、运维等岗位,在符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点对点”返岗封闭工作不超过一周时间,再“点对点”返回小区);气泡式管理,即具备条件的区在无疫情风险的企业与居住点间,经由企业班车实施两点一线闭环通勤;

 

第二阶段(6月上旬开始),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

 

02

 

要求企业设置一定比例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

 
 
上海要求企业设置一定比例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分类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分批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是希望以少数企业示范带动,探索出一条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相统筹的路径,为后续更多企业兼顾高标准防疫和连续生产积累经验、形成示范。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灵敏的疫情发现机制。比如,对大型企业,要求组建自己的核酸采样队伍。在企业、园区的出入口和相对独立的分区之间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让持有核酸阴性证明进入企业或园区成为行为习惯。
 
二是建立内部管理流程再造机制。防止疫情由外部输入,类管理,互不交叉,防止疫情传播扩散。
 
三是建立突发疫情高效处置机制要求企业设置一定比例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疫情早发现、早处置等各项机制,真正构筑起广大企业的防控屏障,为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运营保驾护航。
 
 
图片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03

 

公共交通恢复运营相关计划和安排

 
 

上海拟从5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轨交首先恢复这4条线路

 

今天(5月19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交通恢复运营的相关计划和安排。
 
 
 
法治新闻眼
,赞178
 
 

一是逐步构建健康出行、具备快速应急处突能力的公交系统。我们将在车站、车厢等处广泛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引导乘客扫码乘车,所有乘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整合支付和验码环节,实现一码通行;设置车站缓冲区,迅速开展异常处置等。

 

图片

 

二是分步、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共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近期我们已开始在远郊区开展公共交通压力测试。金山、奉贤、崇明等区逐步恢复区内公交线路,巡游出租车也正在逐步开放通行。

 

第二步,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平稳,拟从本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综合考虑全市疫情防控和“三区”划分情况,结合公共交通自身防控能力和条件,我们将以覆盖度高的地铁长大干线起步,辅以相应的地面公交线路配套衔接,重点连接交通枢纽、医院、商圈,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其中,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其中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始发线路8条;连接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虹桥站的始发线路19条;途经医院的线路212条;与轨道3、6、10、16号线衔接配套线路34条)。此外,关于私家车、巡游出租车的通行,我们正在同步研究恢复方案。关于对外交通,将在维持目前离沪要求不变的基础上(“48小时核酸阴性+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逐步增加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到发列车数量。我们将严格查验离沪人员核酸、抗原证明,坚决严防疫情外溢。

 

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明朗和出行需求的恢复,我们已在同步制订这一阶段的增线增能计划,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的线路、运能。

 

第三步,直到疫情形势彻底平稳,市内公共交通将全网恢复基本运行,对外交通也将基本恢复。

 

从整体来看,当前公共交通正处于逐步恢复的起始阶段,可能与广大市民朋友的期待还有差距。请大家保持耐心,并欢迎向我们提出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在确保防疫、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优化公共交通安排,并对外公布,更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

 

04

 

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需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主动扫场所码

 

 

上海已完成1.8万余辆公交车“场所码”张贴,乘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上海市交通委介绍,根据市防控办总体部署,近期,我们会同公交、地铁等城市交通运营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有序恢复各项工作。

 

·第一,细致做好恢复运营准备做好设施设备维保运行前安全检查地铁运行压力测试。按照“早发现、早处置”的防疫要求,我们还要求运营单位,在公交、地铁的车辆和车站,采用“一车一码”“一站一码”的形式,张贴或布设了“场所码”“数字哨兵”。

·第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加强岗前培训严格人员防护做好环境消杀。

 
 

下一步,将按照市政府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更多线路有序恢复。

 

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需有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应主动扫场所码
 
市民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防护要求?对乘客有哪些提示?
 
 
一是市民乘坐本市交通工具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能够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和精准排查,帮助防止疫情扩散。
 
对于拒绝扫描场所码,或者扫码不符合要求的乘客,工作人员是有权拒绝其进站或乘坐的。同时,对不遵守本市有关防疫规定,擅自乘坐上述交通工具,造成后果的,也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来源 | 上观新闻

上海发布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