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纵筹教育】向会议要效益:如何开好半年总结会?
2022-06-16
友情提示
本文字数:2224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如果说岁末年初的企业年会内容是总结过去、宣讲新一年的战略目标、明晰行动举措、鼓劲和动员,那半年工作会(年中工作会)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会,是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再部署的动员会。
但平时我们的半年工作会往往存在着“重总结,轻规划;重指标,轻举措;重讲述,轻反馈;重成绩,轻反思;重PPT形式,轻内容实质”等问题。
如何开好半年工作会?
1

开好半年总结会的
三个层面
1.认识层面:回答好三个问题
1.本次半年总结会,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总结上半年情况,部署下半年工作吗?这还要谈论?”有人立马就会反驳。这种回答,等于白说,因为不具体。
优秀的领导者结合企业实际,至少提前一个月明确半年总结会的主题。这里关键就是两条:
一是要结合所在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不要邯郸学步,人云亦云;
二是要聚焦,不要奢望一个半年总结会可以解决所有重要问题。是偏重上半年总结还是明确下半年计划?是鼓舞士气还是直面问题?是为了收集反馈信息还是为了做出决定?等等。
2.这次会议,公司要重点表达什么?
目的明确后,在会议流程与安排上应突出当次会议要传达什么信息,发出什么信号。
围绕目的,结合企业的问题导向(每月的经营例会和平时公司各层面反映较多的问题)、年初制定的战略方针、客户的真实需求,我们预判的准确率至少会有百分之九十了。
有了预判,在会议的流程上就要有针对性,在会议的时间安排上就要有重点性。记住,参会人数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是只有高管才能参加公司级的半年总结会。
3.会议,要取得什么成果?
在会议策划中,要明确会议的成果;会议现场,要明确会议决议,落实工作事项、责任人与工作目标;会后,要有检查、有考核。记住,会议成果,不仅是会议决议,还包括具体公司政策与制度、行动方案等。
2.技术层面:把握住三个要素
1.“干货”内容
总结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报喜不报忧,又不许使用“大概”、“很好”等言之无物的字眼,多讲数据与事实。
计划要有目标、有策略、有行动方案。会前,应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形成书面化。关键工作,公司主要负责人应提前介入,多调研、多开头脑风暴会、听证会。
所有汇报PPT,实行“谁汇报,谁写”。
发言过程中,直奔主题,力戒空话、套话。
2.细节到位
根据公司大小、参会人数等,对细节要求的标准是不一的,最基本的有2点:
(1)流程紧凑。编排流程时候,既要有逻辑顺序,又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计算时间。比如,有的公司,要求报告人提前试讲,把握内容,控制时间。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车轮战,使与会人员疲惫不堪,致使他们既不能认真听会,又无法很好地进行互动与思考。
(2)会务周到。会务手册,可以采用了信息系统,内容上除了参会必要的流程、参会人员、参会的主题、会议每一个议程的时间……甚至参会人员每人每天每场在哪个桌子开会,需要穿什么服装,在哪个餐厅、哪个位置就餐,参会当天的天气如何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和介绍。当然,周到不等于奢华,而是让与会人员感觉方便、舒服即可。
3.“工具”保障
(1)制度保障。要有明确而且严格的会议纪律,关键是事先与参会人员有共识。
(2)方法论保障。做总结,建议可借鉴复盘方法论;做头脑风暴,可借鉴群策群力、行动学习法等;内容安排也可借鉴TOPK(T:依靠团队;O:紧扣与较真年初制定的目标;P:以计划管理为支撑;K:当场签订下半年绩效指标)。
(3)信息化保障。好的会议管理,最终都要通过表单、IT进行固化。
2

半年总结会
该如何开展?
又到年中,各企业又开始一年一度的年中总结。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把半年总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呢?
1.解决对策
一是突出目的。总结的目的是为了下半年做得更好,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公司上下思想一致、目标一致、利益一致。
二是精心计划。在整个半年总结过程中,要系统思考、提前安排、抓住关键节点,确保进度和质量。
2.会议目标
一是用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半年总结,就是要总结上半年的得失,规划好下半年的目标、策略、计划、资源配置等问题,从容应对变化。
二是动态调整。在实际运作中,公司层面至少每个月应定期检视规划的方向、目标、执行等情况,做到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而非教条执行或各干各的。
3.深挖原因
一是干的好坏由业绩说话或独立第三方评价。总结必须聚焦年初设定的目标,以可量化可检验的结果来衡量,而非讲苦劳、用定性语言描述。
二是无论干得好坏,都要深挖原因,认真总结。干得好的工作,要总结经验,提取规律;干得不好的工作,要找出根本原因,明确对策与行动计划。
4.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是总结成绩要找到本质的DNA。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至少问三个以上为什么,找到成绩取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以什么样的策略和运营方法实现的?
二是放大亮点,一定要确认这个亮点是否可持续可复制。
5.逻辑清晰
一是目标制定要科学。综合考虑企业战略、目前的资源能力、下半年形势预判等,遵循客观规律,做好目标制定工作。
二是目标要达成共识。制定目标的过程就是思想统一、共识达成的过程。要结合自上至下和自下至上,就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取得一致,并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
6.跟踪计划
一是目标必须分解到具体指标和行动计划上。比如营销的指标,既要按照产品、渠道、区域、客户等多多维度分解,又要围绕销售目标,各个部门如何配合、协同,同时,重要的工作,都要落实到行动计划和具体任务上。
二是目标必须与绩效、奖惩挂钩。
7.用数据说话
一是说到就要做到,严格兑现承诺。凡是发生爱吹牛皮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企业文化或制度,没有形成信守承诺的习惯。
二是公司层面的每个目标、计划都要经过多方会审,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说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企业的掌门人都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半年总结,在行动上提早安排、科学规划,让计划助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3

年中会议
8大注意事项
1.总结过去,重在未来
无论成败,上半年已成为过去,会议的重心是着眼于未来,即下半年的目标及相应的行动举措。
会议时间的三分之一用于总结上半年得失,三分之二用于计划下半年目标达成策略。
会议内容要重点突出、聚焦影响战略的关键因素,要强调的核心思想应简洁明了,不要使会议变成杂货铺式的流水账展示。
2.围绕硬仗,分别陈述
各部门主管要对所担负的硬仗进行总结回顾,根据年初的硬仗描述和团队承诺,对比计划,检核是否按期完成、效果如何,并对没有完成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将关注点集中在自身之上而非寻找客观原因。
对于未来的计划、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的叙述,要清晰简明。各部门主管不需要在此会上陈述自己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3.成绩说够,问题说透
各部门主管既要看到工作中的成绩亮点,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以成果为导向,无须过多的解释、解析和解读,重在拿出解决方案,并做出有说服力的改进承诺。
汇报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只谈数字而忽略了数字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有问题的、有风险的数字。
4.既关注事,又关注人
事在人为,业绩的实现需要团队精神、企业文化来支撑,唯有团队成长、组织能力提升才能确保组织业绩持续增长。
别忘了“绩效提升双路径”的理论。
5.员工监督,公开透明
很多会议之所以没有成效,是因为缺少互动和员工监督。
现在,得益于科技发展,企业可以在会场设置电子投票器,也可以在每个人的发言之后,让与会者用手机投票小程序或问卷小程序进行投票和点评,评价结果、得分排名可以立即显示给管理层。
总之,要让汇报人感受到压力,营造让人感到“中考”其实比“高考”还紧张的气氛。
6.点评犀利,不留情面
一把手要在与会者投票之后,对上半年硬仗完成情况和每个人的发言进行点评,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要抓住要点批评指正。
对行动不具体、成果难描述、拈轻怕重的现象尤其不能放过。
7.精简高效,节约成本
会议时间不宜过长,不能开马拉松式的会议。
议题不能太多,关联度不高的人员不要参会。
部分需要了解会议内容但不参与讨论的人员,可以通过视频参会。
8.营造氛围,紧张活泼
会议期间虽然要营造时不我待、紧张严肃的氛围,但还是要给与会者,特别是那些压力巨大者注入能量。
为了让与会者多想办法、多想出路,除了工作汇报环节,还可以设置专题讨论会、小组互动讨论会等,让与会者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与会者离开会场返回岗位时,企业应使其增添了战斗的勇气和信心。
本文图片来源: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纵筹教育楼哥说,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