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思维: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15.

Apr.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鲁莽定律背后是一条高手思维: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1995年,马云去美国。第一次看到互联网,他摸到计算机时都不敢用力打键盘,生怕给人家搞坏了。

 

马云感觉这个「网」太神奇了,输入关键词,就能连接一切。于是,他在美国的网上搜「中国啤酒」,结果一无所获。

 

这样的结果让马云很失望,他决定回国创办一家公司,把互联网带到中国,把中国带向世界,而那时中国还根本没有在线业务。

 

1999年,阿里在马云的家里成立,虽然只有18个人,但他们想做的事情很大: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的商业行为。

 

我每次看这些高手做事的方式,就很佩服,因为他们的思维总是跟常人不太一样。

 

 

普通人在规划自己要做什么时,之所以老是纠结、不去行动,是因为他们总是上下打量自己一番:我会这个,不会那个。所以对于一些虽然做了牛逼但很难的事,我们总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准备去做,因为我们觉得「我不懂啊,我不会啊」。

 

牛人在规划自己要做什么时,不太会局限在心里想「现在会什么懂什么」上,他们更多的是思考:我要不要做这个。

 

只要回答为“是”,他们便着手去做,不懂不会没关系,我可以一步一步去解决。

 

如果把1995年摸到计算机的换成我们,我们多半会觉得:哇,这东西太神奇了,等咱们中国也这样了就爽了。

 

我们不懂,于是90%的人不敢去想,10%敢想的人里估计大多也在一番纠结后不敢去做,敢想又敢做的人能有1%就不错了。

 

马云也不懂,他英语教师出身,更不懂技术,但他只要回答「我要不要做?」就是了。

 

 

这样的场景,时刻发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就像我的知识星球社群里,好多人说看到别人写文章很好,但不太懂怎么写,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所以就一直纠结,纠结半年后,别说一篇好文章,连一篇烂文章都没写过。

 

高手的思维是,我就回答「我要不要开始写作?」,只要回答是,那就不用管你现在会不会,你开始一步一步解决就好了。

 

任何一个难题出现时,总会伴随着一个答案的诞生,你要做的就是去把那个答案找出来。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Android系统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