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叶蓉

  主嘉宾:陈浩

  观众构成: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上海格锐保健品有限公司

  vtr1上海浦东,是中国“最接近世界的地方”,一个并不伟岸的男人,却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意志屹立于市场竞争的潮头。一位独在异地的外乡人,却在万商云集的东方国际大都市——上海立足生根,独树一帜。他的故事成为上海滩又一个创业的神化。

  演播现场对话——

  叶蓉: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财富人生》/提起文峰企业集团我想很多人可能不会觉得非常的熟悉/但是我们一说起文峰美容美发很多人就会觉得不陌生了/这家美容美发连锁店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已经在上海开到了四十家/下面我们就有请文峰企业集团的总裁陈浩先生/陈总/您好陈总您在跟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先提自己是一个美容美发师/再介绍自己是一个企业家

  陈浩:

  我这个集团还是从事美容美发的/我既是这个集团的法人又从事这个专业的/我非常注意人的皮肤/我在哪里我首先就喜欢看人的脸部/你看像你吧/我非常喜欢看你主持的《财富人生》/很喜欢看/我也关注着你的皮肤/

  叶蓉:

  职业习惯了

  陈浩:

  像你的皮肤/它是很滑腻的很光泽的/

  叶蓉:

  谢谢你

  陈浩:

  我最喜欢(观察)走到哪里都是这样的

  叶蓉:

  因为我们有一个编导/采访你的编导/他是位男性/他回来告诉我说/陈总一看到我/也先端详我半天说/你的皮肤干燥/要多喝水/好像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习惯了/

  陈浩:

  对了/我是这样想的/作为一个专业的美容师/他首先是看脸或看头发如果我在看社会当中的那些不良现象比方说/扒手吧/他就看女同志的包/我是个职业美容师/我就喜欢看人的脸/

  叶蓉:

  关注的不同/您从事这个行业有多少年了/

  陈浩:

  七年时间

  叶蓉:

  有七年时间了/那一般我们接触到的从事美容美发的一般觉得/可能女性从事这个行当的会比较多一点/您觉得在性别上/从事这个行当有些什么样的限制吗

  陈浩:

  这个没有限制的/按道理讲/美容是一个女性比较好的职业/作为一个男性/从事这个美容的话可能在中国还不多/特别上海可能也就是我一个人

VTR——

  有人说,美容美发是流光溢彩的一个行业。这种说法至少点明了美容美发业与时尚的紧密关联,美容美发业给美带来了新的花样、新的内涵,传统的美容美发业也逐渐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据统计,中国城镇美容美发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8%,达1680。4亿元。

  演播现场对话——

  /叶蓉:

  我们这个节目叫《财富人生》/势必会牵涉到我们每个嘉宾他的人生路程当中的一些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其实我们知道您的幼年时代是非常让人觉得/蛮同情/甚至谈起来是蛮让人心酸的/

  陈浩:

  应该是可以这样说吧/要谈起我童年来讲的话/我是住在湖南的//湖南长德/一个潭洲村/这个潭洲村为什么叫潭呢/它就是一个圆的周边都是河流/(村子)正在那个洲上/叫潭洲当时住在这个潭洲来讲的话/我们村就我们一家姓陈的/是从外地搬到潭洲来的/当时我妈妈生了我们四姊妹/我是老大/而且(兄妹间隔)比较密/一岁多一点就一个/就是么样高的当时这个生产队/是拿工分的/分粮食分钱了/要靠工分/因为我家四姐妹/如果是分不了钱的话/那吃什么饭/那时候找不出办法/结果分了二头牛/这二头牛就分给我母亲看/但是我母亲基本上很少去看这个牛/那么说基本上都落在我身上/我记得就是在十岁左右吧/这二头牛就交给我了/我在读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可以这样讲/每天早上要给它放饱/无论是吹风下雨还是大风/我一个人就是在一个田野上/下着倾盆大雨/我就有感触//我说人家的孩子多么的幸福/吃饭吃好了以后/还有家人去送他上学/而我呢还一个人在这儿放牛/放啊放/放好牛以后//把牛套好/饭不知有没有吃的/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早饭的话/碰到境况好的时候就有饭吃/赶快扒了二口/挎着破书包/就要赶到学校去/因为我们的学校离我们很远/大约有将近十华里路/在这个读书的期间/每天吃中饭时我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其他的孩子同学都有姐姐啊家人给他送/而我呢因为父亲不在/母亲也经常出去

  叶蓉:

  顾不了那么多

  陈浩:

  那么就只有饿/饿得淌清涎水啊/如果谁给我一条黄瓜/半截黄瓜/哪怕一口黄瓜给我吃的话/那我真是感激不尽的/

  叶蓉:

  那你这样中饭没有的吃/有多长时间都是这样的

  陈浩:

  那基本上就是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几乎都没吃过中饭/不管是天气炎热也好/还是冬天

  叶蓉:

  那同学们吃饭你干嘛呢

  陈浩:

  有时候同学们他们在吃饭我就自己写写作业/看看课外的书藉/有时候看到同学吃/我就想恨不得同学能给我一口二口吃但是也有时候有些同学也给我分一点点/有时候我们学校烧饭的老头子/他有时候在后面偷偷摸摸的给我一点点/背后在吃/老师不知道的/经常也有这种情况/有时候比方说/附近的同学的邻居/有时候看到我拿一条黄瓜给我啃二口/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大部分的都在这个时候/那么在放学以后/再赶快跑回去/跑回去第一做什么呢/因为我有一个弟弟二个妹妹/一点点大/有的睡在摇窝里面/我的小妹妹/大妹妹就套个锁/套起来/我读书时候就她去摇啊/所以回来以后马上就给我小妹妹一个拉屎拉尿的摇窝/洗得干干净净/然后还得烧饭吃

  叶蓉:

  你在带弟弟妹妹

  陈浩:

  对啊/还有弟弟啊/弟弟他读小学也是/我读五年级他读四年级/他跟着我跑的/回来以后给他们打扫干净给他们喂饱/然后我就去放牛/先给牛放好/放好以后呢/这个牛身上有蚊子/天气炎热容易咬它/也不行/我就熏蚊子/让它别咬了/然后回来自己吃一点饭/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好像这个人像铁人一样的/因为我有种压力/我这个家庭我要撑起/

叶蓉:

  他们说你鱼钓得好是吧/

  陈浩:

  对啊/因为为什么我会钓鱼呢/我从小钓鱼太厉害了/我就是用中药的配方/因为中药的配方它有种香味/

  叶蓉:

  做鱼饵

  陈浩:

  做鱼饵/鱼闻到这个香味/因为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湖是野的/没有人围的/中草药配好以后有香味/我就一包一包的一毛钱一两卖给这些大人就卖给他们/卖了以后就买点茶叶/买点油买点盐巴/有时候剩下来就自己吃有时候我还给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还带给他一点/也就是带点去那里开开后门/我有时候迟到或者旷课/不要批评我/我的自尊心强/

  VTR——

  陈浩,1962年出生于湖南安乡县一个贫困的山村,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是贫困与苦难的同意语。父母抛下陈浩和陈浩三个弟弟和妹妹长期不在家中。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山村里,为了自己和三个弟弟妹妹活下去,陈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演播现场对话——

  叶蓉:

  其实那会就已经开始动脑筋/怎么能够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能够其实给自己家里也是种补贴/我想刚才您谈了很多很小的时候就去务农/就去挣工分/帮家里带小的弟弟妹妹/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有没有觉得我有一天那么小的孩子/那么小的身体支撑不下去/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

  陈浩: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搞文艺汇演/“六一”儿童节/我们老师要求穿蓝裤子/我哪里有这些东西/最后我一个女同学/家里条件很好/叫曹静/名字还记得她现在是我们那里检察院一个公务人员/她就把她的裤子给我穿了/一给我穿了/整个学校的这些同学都笑我/陈浩穿女同学这个裤子/就笑到我一直到初中/有时候就想到自己活下去就没有多大意思

  叶蓉:

  不会吧/那么小的孩子就会厌世

  陈浩:

  就想到又受这么大的压力/曾经也想过死过/算了/活在世上太累了但是又想到死又不能死/我的弟妹啊怎么办/我的母亲又有病/父亲他也有病/性格又不好/但是还是活下去了/一定要给我陈家这几姐妹要抚养大/一定要成人/我想到还要做一番事业/就顶下来了/就一直到高中/到高中的时候更加艰苦那么就穿着一双什么鞋呢/这是我第二次最深刻的/当时是一双灯芯绒的鞋/前面这么大一个洞/我读高中我是军体委员/我们那个老师姓刘/我记得叫刘萍/有一天我袜子特别大的洞/她叫我出来叫操/叫军操/中午时候/我说刘老师我不叫/但是她不知道我的痛苦/我流泪了/因为我这个大脚指一出来叫操的话/脚趾露这么长/这不是告诉那些同学/这些男同学不是笑我吗/今后怎么办/自尊心怕受伤害/就通过这个情况以后/有些同学注意到我了/估计可能有些同学注意到我了/有一天星期天我回去了/我又赶回晚自习/晚自习的时候/我把书包往我的屉子里面一推/推不进去了/这是个什么东西啊/我仔细一看/是一双旧的女式皮鞋/很旧的有皱纹的/女式皮鞋女式皮鞋很尖/是中跟/我就给它拿出来了/一拿出来以后我就放到我的位子底下/放了将近一个多月时间吧/没人问我/我就在想/这可能是我哪个同学或者是一个老师好心肠的是不是给我穿的/我管它三七二十一穿起来了/这一穿一直穿到高中/高中毕业/高中毕业以后/当时高中毕业将近是四个班/每个班是五十个学生/将近二百个学生/但是我们这一届考取大学的相当的多/考到了70%/大学同我无缘了高中毕业以后/我就想去挣工分/给家里赚钱/条件好一点/也有将近十九岁到二十岁了

 叶蓉:

  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就像刚才您谈到骑在牛背上的时候/你也会想一想跟其他同学做个比较/有个非常讲起来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香港在你头脑中的一种印象是吗

  陈浩:

  有时我受到压抑的时候/我就想跑/一个想死/二想跑/跑到哪里去呢/有人说是香港好/上海好/那个时候小不知道上海香港在哪里/我说最亮的地方/晚上最亮的地方可能就是香港/我就想跑到那儿去/

  叶蓉:

  你是指亮/是指天上亮的呢还是什么

  陈浩:

  晚上灯火通明啊/很亮很亮的那个地方/

  叶蓉:

  就是晚上就是在你的村子里面可以看到一个很亮的地方

  陈浩:

  很亮的地方很远那地方

  叶蓉:

  你能看到那地方有很多灯火

  陈浩:

  我说这可能是香港/这可能是上海/

  叶蓉:

  后来你去过那个灯火通明的地方没有

  陈浩:

  是这样的/我去过/后来是什么时候的呢/我高中毕业了回去务农/干了几天我就跑了/我也不管家里了/没办法了/我就跑到哪里去了呢/我就跑到我们一个林场我想我自己要有一技之长/我要有我的理想/当时我就想到照相/就学摄影/我在林场工作的时候/就买了些摄影的书/我就看摄影/看摄影以后/要照相机啊/当时我就找我的一些亲戚/所有的亲戚都跑过了/一个给我借十块二十块/五块/一共借了七十块钱就买了一个上海的海鸥的双镜头照相机/很陈旧了/快门还不灵/买下了/一买下以后/要胶卷啊/那个时候胶卷记得是九毛钱一个/简易的/照相要胶卷/没胶卷没钱/当时林场的青年人/我就给他照/我说一毛钱一张/一个是二寸的/二毛钱搞彩色/搞水彩/说实在那个时候呢/我就会照空镜头/

  叶蓉:

  没有卷的

  陈浩:

  没有胶卷的/就搞个快门/咔嚓/他就给我一毛钱/

  叶蓉:

  你要给人照片的呀

  陈浩:

  是啊/因为我没办法啊/没有胶卷啊/他们就给我一毛钱/我就开了个收据/搞了个白纸/开了个收条/二寸照片一毛钱/什么时间送到/好了/在大概收到了二块钱/照了一二十个人/收了二块钱/我就打听胶卷是在哪儿买/哦/跑啊跑/是县城/县城离我们有三十/将近是三十公里路/步行跑/就跑到县城找到个卖器材/找到这个地方就买了二卷胶卷/九毛钱九毛钱/二块钱/马上又跑回来/再跑回来的时候很晚很晚了/回头一看/跑到中途的时候/啊/那个晚上真是好亮哦/我说这个香港可能就是这个县城啊/我说我看到香港了/回头在中途往回看的时候就很亮很亮/

叶蓉:

  也就从那个灯火亮那个香港刚刚买了胶卷出来/其实那是县城

  陈浩:

  我在家里/初中的时候/小时候我要跑到香港去/梦寐以求的香港是买胶卷的时候/回头一看/中途/很晚了/那时候十二点钟/零晨一点/回来的/经常跑的/一看那里好亮哦在我脑海里香港就是县城/买回来以后马上套进去/我说大概不好/跑光了/我再来重照

  叶蓉:

  其实你是根本第一次里面没有胶卷/还没有钱来买胶卷

  VTR——

  艰苦岁月对陈浩的历练,在陈浩今天看来是一笔莫大的财富。每一个青年都曾有自己的梦,陈浩也不例外。他渴望光明,渴望美好的生活。有器度有见识的陈浩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演播现场对话——

  陈浩:

  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照相的/也没有照相馆/我们这个镇上/我说我要办个照相馆/这个照相馆我一想/首先你要房子/要房子钱从哪里来/这个建房子的钱从哪里来/身无半文啊/当时我就想了一个扳砖/一共扳了几万块/扳了几万块以后呢/当时在那个中途/因为砖要晾干//他说要防水/要簿膜盖在上面/我没钱买的/我只能到处收集草往上面盖/那个野草往上面盖/要等那个砖晒干那个野草它漏雨/如果这个砖头一漏/它就会倒掉/我说那不得了/我记得有一天/那是春季/雨特别的大/我就一个人/我就抠沟/它要离水/不离水就倒了/一抠指头都翻了/抠这边那边又倒/我就用人拦着/用这个手去抠就让它不要倒/有时候倒了/人压下去了/个子小/那么压下去又扶起来/结果从早上一直到零晨十二点/一个人才下来/到这时候一天没有吃早餐中餐晚餐都没有吃/回去的时候/到我住的这个地方这家人/大约是一个堤要翻过来/当时我翻在堤上的时候/腿像铁一样的没有知觉/就慢慢地爬/大约爬了一二公里路/爬到他家/给门敲开了/敲开了以后/我给他的锅盖一提开/看是否有东西吃/没有/我就蒙着被子就睡在被子里面了/我就想/我说干一个事真不容易/但是不能死/要有身体/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目标/这事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后来这个房子终于盖起来了后来我在烧砖的时候/我为了节约煤/我就这个地方它该放三两二两的我就放一两/为了节约/结果烧了这嫩火/不能建房子/不能打底/这就惨了/那又怎么办呢/但是既然烧了/我有目标了/你比如说我在林场工作的时候/晚上早上/我就到处去捡破砖/到处捡/用那个筐装着/堆在那个旁边/打基层/就堆在那个旁边/我们那个时候建房子总而言之要水泥/还要这些钢材啊/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砖是通过收集那儿一堆/还有一点嫩火砖/还是可以建的/我预算了一下

  VTR——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于健康美丽的投资不断加大,中国的美容美发行业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峰企业集团把握契机,在不到六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从本行业内迅速崛起。

  演播现场对话——

  叶蓉:

  我知道其实当时是掘到您事业的第一桶金/你在县城里面第一个盖二层楼楼房的就是你

  陈浩:

  对/

  叶蓉:

  当时就只有二十岁出头/二十二/三岁

  陈浩:

  当时也就是二十二岁/

  叶蓉:

  但是我知道您到上海是九六年的下半年才到上海的/为什么会在那边拍照片啊/都很好啊/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大的一个变动/

陈浩:

  这里呢因为我这个人好动/有理想/因为我的理想还没有实现/照相只是我的第一步/

  叶蓉:

  您的理想是什么/

  陈浩:

  我的理想就是这样的/我要有一个自己的事业而且很大/我没有实现/我这只是一个照相馆

  叶蓉:

  当时上海在您的心目当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

  陈浩:

  男儿志在四方要实现我的梦想/当时我就注意上海和香港的这些动向/当时是95年底/中央新闻对浦东的宣传/那是很多的/好/我说这个浦东是我发展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大上海浦东开发/到这里来的人肯定是一些精英/全世界各地的精英在这儿/我说我虽然没有文凭/但是我有智慧/我能吃苦/所以借了二十万/提着一个空箱子/拿了个二十万支票从我们长沙一火车搭到上海/一到上海以后/我不管上海多大/我不管任何/我不想这些东西/什么看这个美景/什么东西我没有这个概念/我只想到浦东创业/我就要找浦东/一切都没有看到眼里/心里只有浦东/一个晚上睡不着觉/到浦东怎么办/人生地不熟/干什么/脑海里就是想想想/到了早上六点钟我就爬起来了/我就箱子一拖/叫了个出租司机/我说司机你好/浦东在哪里/你给我送到浦东好不好/送到浦东你给我扔下来/当时司机给我绕啊绕啊/将近一个小时/七点钟我记得/刚出隧道/那个隧道还是单向的/还要收费/当时花了一百多块钱/就给我扔到隧道门口/因为没吃早餐/就在一得鲜的快餐店/那叫一得鲜/现在都还在的/我就说吃碗面条/我吃面条的时候我就问阿姨我说阿姨啊/我想到浦东想发展一下/我刚才到上海听这些语言一句都听不懂/就在吃面条的时候/他们吱吱喳喳/我一句都听不懂/我说天啊/我到浦东发展语言都不行/这关过不了怎么行啊/我说不行/我说阿姨啊/你家有什么人/阿姨说我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都下岗了/我说阿姨这样行不行/你叫你的大儿子跟我当向导/我一个月给他一千块钱/她说好啊/她感觉到很好很好/然后马上就跑到家里去把她大儿子喊过来/她那个大儿子姓单/蛮好的/同我关系/我说单大哥/既然我这次到浦东来投资/钱不多/我就托底跟他讲/因为人要交心嘛/我说我就是二十万/想干什么现在没定位/我说你先给我找一个最便宜的旅店住下来/我们二个住都可以的/当时就给我找了个气象站旁边气象站旅社/二十块钱一个晚上/住下来以后/我就到/浦东新村那个窗口就买了浦东的地图//买了以后我就跑到我的宿舍里/我就看地图/哪里是金融开发区/哪里是什么什么/画个圈/然后再翻浦东的政策/然后我就用笔记一个一个的记起来/记起来以后/每天早上我就同单大哥/我们说我们早上面条不要吃/耽误时间了/我们一人就拿二个馒头吃就可以了/我们步行/今天到那一个地方/明天到哪一个地方/我们要规划好/一条一条街寻找商机干什么当时走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这个鞋子的话可以这样讲/磨穿了将近四到五双

  叶蓉:

  因为一直在走

  陈浩:

  一直在走就怕漏掉一个什么地方/因为浦东的每条大街小巷/我都是做了记录的/磨掉了五双鞋腿是每天回来都是肿肿的/

  叶蓉:

  这个商机后来让你找到了吗

  陈浩:

  当时还是没有确定下来干什么/当时搞餐厅/餐厅二十万干啥/到上海/房租装修不行/当时我就想/当时统计了一下/因为浦东的美容美发投资少/而且当时的店很小/浦东的/我说到浦东来投资的人都是高素质/他需要形象/特别我/我自己最爱美/我时时刻刻要照镜子的/我说一般的这些年青人也跟我差不多/有了形象就有自信/这个美容美发肯定好/我说就干美容美发/干这个美容美发当时要找门面啊/我说单大哥这样的/明天给我一天时间/明天一天找不到我就回湖南/我说这可能就是我的命运注定/他就跟着我后面拖啊走啊走/走走就找到现在的浦东大道/东方医院门口/正好有个文峰大酒店/底下/当时我在脑海里想看门面要有三间门面/而且是一个酒店式/这样一个地方/我找不到这个地方我是不会开的

  叶蓉:

  我觉得你只是在浦东转一个月/发现可以开美容美发是个好的商机/可是专业知识你一点没有啊/

  陈浩:

  对但是开业那天我总共/就在马路上招了所谓剪头的美容师五个员工/做做还做了二千块/当时拿到二千块钱真是很开心的/到了十一点多钟出事了/一个女同志拿着一个西服/找你们陈经理/我说我是/我说/大姐找我干啥/你看看你们给我老公做了一个黑油/洗也洗不掉了/几千块/给我赔/我说大姐这样的/这是我们的不是/我说是洗不掉/我说这样的/看我今天的营业额是多少你全部拿走/但是给我剩一点生活费/你看我的帐目/帐单上有多少/当时记得是有二千八/她拿了二千块/那个大姐还蛮好的/现在同我是朋友了/给我留了八百块/晚上回去以后我觉得/要干好这个美容美发/必须要有技术/过人的技术我就下定决心/到了中午我就跑出去到新华书店/我就买了很多的关于美容美发的书/这个八百块钱我基本上买得差不多了/再有一年97年我走遍了全国的每一个山山水水每一个城市/有时候一天到三个城市/因为我从这些美容医学杂志从各方面我收集了这些/哪里好我就往哪里跑/后来收集这个/一个是学技术二个是采购产品/回来以后/首先产品就在我自己的脸上试/那试得有时候脸上裂这么长的缝/流血/因为它那个去斑功效药物它对皮肤有时候有杀伤力的/有时候就像老人皮肤很皱/流血/在过马路的时候打把伞/不能给人看到/成天里戴个口罩/人家讲陈经理你脸怎么的/我说我脸过敏/通过这一年的我的反复的临床/和全国的求经拜艺/学到了很多/回来又看书/又做临床/又跟踪/这一年我的技术有了突飞

VTR——

  上海人追求生活品质,但也精打细算,讲求实际效果。顾客不仅仅需要较好的美容美发环境,在轻松享受服务的同时,更注重的其实还是美容美发效果,大多数人的要求都是在朴实中求美观,在美观中求大方。别的同行在渲染自己的高档时尚,而陈浩却在店门上写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朴素的形象反映自己大众化的定位,争取到群体最为庞大的普通消费者。

  演播现场对话——

  陈浩:

  技术是基本上可以达到顾客的满意了/但是产品/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办厂要生产产品/要属于自己的产品/否则你做的这么好/到时竞争的人多了/哟/陈总搞得这么好/我们也去做/都去做同类产品的话/我就有杀伤力了/我要有自己的产品/马上我就开始办厂/办了一个/通过千辛万苦/通过筹集资金/就办了一个化妆品厂/属于我自己的临床专利/这个时候我不光是自己要做好我将我的产品推向全国/到98年的时候我就研制了自己的产品/属于自己的专利/到了99年/我就向全国推广我的产品/到99年第一次推广的时候就是在亚运村是中国首届美容技术产品展示会/我总带了将近七万多块钱产品/总共会议是四天/二天时间就给我抢光了/

  叶蓉:

  完全通过你的自学和自已去琢磨一些东西/吸收别的好的地方

  陈浩:

  这样一来以后/在99年/我的产品出来了/这就考虑到/再下步就考虑到是我的人/我要开很多店/人从哪里来/不能在社会上挖墙角/那个时候还是外面挖的/挖了以后再培训/既然挖这里面有时候混乱这样挖来以后他们是不稳定三个/四个他看到你开好同行/会有些老板就挖你的人/他一挖/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就走了特别是那南村路/我当时人山人海的时候一墙之隔/有一个广东老板/他从没做过这个行业/他手上有钱/有钱的人很多/我是没钱的人/他也是我的客人/就在我一墙之隔开了一个比我大二倍的一个店/挖了我二十多个精兵强将/一墙之隔挖过去/剩下来就是老弱病残/没有技术的不行的当时我就想到这样我的文峰的品牌/现在有三个店/如果这个店一下去/三个店都会死亡/而且没有发展/我就觉得人才的重要性/我说挖过去就挖过去吧/挖过去的人因为他在我这里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他有客户/他还站在门口/你过来你过来/客人就过去了/但是我就觉得人才的重要性/首先我要给这个店先稳固下来/我每天早上/打扫卫生/亲自接待顾客/就拿我原来这一套/门打开/小姐/你好/人是很少的/但是我亲自做/每个客人我亲自做/因为我的员工一过去/有我的技术/但是你没我的产品/你肯定做不来的/慢慢客人又回来了/五个月时间在一墙之隔就乱了/客人跑掉/老板就骂员工/我给你们出这么高的工资/你跟文峰你还争不过来骂得一塌糊涂/后来就打起架来了结果这个店在一年时间就长草关门了/文峰从这个时候名声又开始起来了/文峰的陈总做得好/那么大个店/挖了那么多员工/还是没有倒还是没有倒/还做得这么好/这个时候给我一个教训/我就要开始培养人才了/办学校/人才我亲自培养/亲自培养人才//99年呢/再办了工厂办了学校/同时再发展我的连锁店/这样从南村路到固山路/到浦西/开始打往浦西了/因为在浦东已经很有名气了/三个店加学校加一个厂/基本上浦东的市民对我们评价很高/我说我要进浦西了/这个时候就到浦西/开始发展

  叶蓉:

  我曾经问过我身边的人/说你去过文峰吗/没有/你知道文峰吗/我知道/你怎么会知道呢/他说/我从他的门口过过他写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特别深刻/叫“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把它作为一个宣传的口号/

  陈浩:

  这个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可能也是我个人的本质/我的个性和我的本质我觉得干任何事情我要对得起我身边的人/要对得起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人民/只要他到我的店里消费/我给你的/给人民的利益看得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我告诉我们的员工/靠勤劳的双手/靠技术一定要满足任何顾客的要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我们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

  VTR——

  每当陈浩谈到他的企业时都充满着自信。他将一个小木船精心打造成为了一艘能经风浪的战舰,现在的文峰已经成为上海地区美容美发业的一个旗舰和榜样,现在的文峰正成为其他店模仿和学习的标靶。

  演播现场对话——

  陈浩:

  你看我们的员工她们都是穿着制服/都是一颗星二颗星三颗星/看上去像军人一样

  叶蓉:

  对啊/我刚才觉得他们很像部队的一些人/每个女孩子坐姿都非常漂亮/我发现好像肩上那个星有点差异不是一样的吧/

陈浩:

  不是一样的

  叶蓉:

  这个是一个考评吗

  陈浩:

  文峰的员工的形象首先应该是庄严朴素/那么是以红为主/这个红它代表一种庄严/一种正义/然后这个星/由我的学生毕业以后/就分配/这个分配首先是给她一颗星/因为是一个普通员工/这个里面有二颗星有三颗星/当一颗星的她看到二颗星/一个是她的技术她的客人她的回报都很高/她就看/我什么时间她有一个目标了要到二颗星/她就追求着/到了二颗星的人她看到三颗星/啊很羡慕/而且工资在公司起主导作用/我要第三颗星/

  叶蓉:

  现在文峰在上海的连锁店有差不多四十家/在全国呢/因为我知道你在其他城市也有文峰的连锁店/大概现在总数有多少

  陈浩:

  现在上海有四十家大型的属于直营专店在北京有五六家/我们现在的员工有三千个/我计划是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发展/因为在今年的员工是三千/到明年这个时候就是六千/那不得了这个数字比方说今年四十家明年这个时候肯定是八十家了/到后年就是一百六十家了/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发展/

  叶蓉:

  您谈到跟同行的比较的时候/学习的时候/可能很少去看他们的优点/

  陈浩:

  我看的是他们的缺点/然后在自己的身上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

  叶蓉:

  这是不是你一个比较独特的管理经验

  陈浩:

  它就像一个球队/一个足球队一样的/你比方说/它是在运动当中/足球是在运动当中/它也有它的模式/踢足球的模式/在运动当中/作为一个指挥者/一个教练/他必须时时刻刻观察这个足球队员/谁踢疲倦了/我要保证实力/让他休息/谁已经有这个实力可以上/因为这个管理它就像一个球队一样/一个球队在比赛的时候/谁都想夺冠军/企业团队在从事经营的时候都想得冠军成为第一名/是一个道理/你再去看看这个管理/企业的管理或球队管理他是一个样/作为一个教练员你必须要在球场上时时刻刻去观察产生悟性产生灵感/随时调整战术

  叶蓉:

  可是我知道美容美发行业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讲/他的入行的门槛不是太高/您也是从一家小店那样一家一家发展起来的/这个面临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可能他在这个业态当中/他的竞争会比较激烈/而且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比如说香港甚至是日本的一些美容美发师/他也来开拓上海这个市场/你现在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一家家小店在跟你打擂台/他可能是有一个很大的美容集团在支撑他进行这样一个经营活动/你有没有觉得如果面临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的时候/你文峰强在哪里/

  陈浩:

  可以这样讲吧/从目前我自己感觉或我的团队感觉好像这个竞争对于我来说/这二个字在我的概念当中没有/在我这个行业当中或我的团队当中/各行各业可能都有竞争/但是在我这个美容美发团队当中/对于文峰集团来讲/在我的概念当中/我没有竞争二字

  叶蓉:

  你是指内部还是外部

  陈浩:

  就是内外都是一样/无论是国外的美容集团也好/还是国内的美容集团也好/我认为不存在说/对我来说不存在竞争/

叶蓉:

  为什么这么讲

  陈浩: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你比方说像日本的/他要到我们中国来开美容美发/你像虹桥就有一个日本中村/他已经开了二三年了/当时他的那个广告轰动效应很大的/当时也有很多人去消费/但是在我的概念当中/我认为我不会同他竞争

  叶蓉:

  因为你们服务的群体不一样

  陈浩:

  对/因为他日本人他要在中国/你要是日本的/那你正统日本的/他从洗头工到发型师到美容师都要请日本的/首先日本人进来你这一号人马

  叶蓉:

  劳务成本就会高

  陈浩:

  他的劳务成本高而且不懂中国语言/他就存在一个沟通的问题/如果是懂中国语言/他一个员工费用很高/他洗一个头的话他可能要一百块甚至剪个头要三百块/而我们文峰可以说大众化/每个市民高中低档都可以进去/我洗个头只要五块钱/十块钱二十块/不一定比他们差/而且我们都是顾客他了解我们/我们了解顾客/他需要什么/我们给他什么/我们公司进大门有二句话/如果你有没聪明才华/就用勤劳或汗水来补偿/二样都没有/你离开公司/第二个我再跟我们员工讲/勤劳事事易/懒汉事事难/你给我记住这几句话/就没有做不好的事/特别是我们做美容美发/他需要勤劳/他需要思想/需要奉献

  叶蓉:

  您特别欣赏一句话叫做心胸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

  陈浩:

  对这个心胸这个问题能够决定人的一切特别是做美容如果一个美容或一个美发师如果没有一种博大的胸怀比方说她在做脸的时候老是想客人的钱或者是想老公或者是想女朋友不专心惟利是图这个脸她连上药都上不好何况去做呢你只有形成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奉献精神一种勤劳的思想对任何一个人看上去都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是好的社会是美好的人民是美好的我只有奉献才有回报他会产生一种力量亲和力一种美的东西再作到客人的脸上或者在剪头发时给客人同时带来美感这个必须达到目前市场上象我们这样你看我们作脸的手法和别人不一样它是一种内涵内功作一张脸要花很长的时间这是我们不怕竟争(原因)刚才我讲管理还没讲完的我在中央党校讲课我是不懂管理二字我也没学过管理/但是我只知道一条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我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人谁都不想服谁管理谁都想去管别人就象夫妻两老婆老公说你不要管我他俩会吵架的夫妻都这样更何况一个社会呢都不想要人管理但是这个集团企业它就需要管理那么如何组织几千人上万人今后我们的企业可能达到二十万人这么多人我不讲管理我是怎么分析的这个企业你要想搞好你首先项目要选对如果一个项目你选的不对的话就可能存在问题我是怎么认为的呢怎么选定/这是我的建议不知大家怎么想选项目要不被时代抛弃要不受经济和政治约束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那么证明他这个品牌是永恒的你就可以去做这个行业/有些是短暂的这个时代用了那个时代不用了那最多十年五年/你就没有竞争它都会死亡了它自然就被时代淘汰了那么一个企业老板你不要看别人怎么样/你要总想不被时代抛弃/要不被经济和政治所自然淘汰你要想这个行业那么说美容美发一个男人做这个东西美容美发这行业特别是在16大提出二十年要全国实现小康这个小康就离不开健康离不开美容人们的住吃什么都满足了就是要年轻要漂亮人年轻的话他就有激情我还年轻我还要干很多事业他一照镜子一看脸黄了我老了不干了我休息休息吧那么就需要我们这个行业人从生下来到死亡每个人最起码他要剪头发一个月他要剪一次头发一年要剪多少次如果你的服务好你的技术高他就会永远到你这里来这个选项要选好第二如果大家都在选这项大家都要选怎么办全国有多少家美容院呢有将近200万家从业人员有1600万人搞这个美容美发但是目前我是这样认为虽然人这么多/店这么多不适应人们的消费人民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看国家每次的整治运动治安运动打击的首先从美容院开始你要去办证说是美容院的

  叶蓉:

  良莠不齐

  陈浩:

  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象是看犯人一样的办个证都不容易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我们这个行业很好都想做这个行业这个从业人员整体的文化思想都偏低消费者他需要一个他到你这消费他有一个素质他的要求很高那么你一个低素质的人怎么能去给一个高素质的人服务呢你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心态穿的袜子都是两个洞你怎么给我去做美容人家一看就不行

  VTR——

  短短六年,初来上海时兜里揣着借来的20万元,一句上海话不懂的陈浩,把文峰美容美发从一家店发展到了今天有了300家的规模,建立了集科研、生产、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回顾这段经历,陈浩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踌躇满志的陈浩带着他的梦想,带着他的集团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

  嘉宾感言——

  陈浩:

  财富属于细心勤劳有才智的人/才智是要通过勤劳学习才拥有/我也很喜欢看《财富人生》/希望《财富人生》今后越办越好/能够让我们全国的创业者和青年人都能有所启迪/能学到东西